古者胎教之道 二字依《新书》引补 :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《新书》引作王后有身之七月而就蒌室 ,太史持铜而御户左,太宰持斗而御户右,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,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 太卜已下依《新书》引补 。比及三月者 ...
娄护,字君卿,历游五侯之门。每旦,五侯家各遗饷之。君卿口厌滋味,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,甚美。世所谓五侯鲭,君卿所致。 《书钞》引作君卿之为也。《广记》二百三十四。《书钞》一百四十五 胡广本姓黄,五月生,父母置诸瓮中投之于江;胡翁见瓮流下,闻有小儿啼声,往取,因以为子。遂登...
魏明帝世,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太初共坐,时人谓:“蒹葭倚玉树。” 《御览》四百四十七 时目夏侯太初:朗如明月入怀。 《御览》四百四十七 许允妇是阮德如妹,奇丑,交礼竟,许永无复入理;桓范劝之曰:“阮嫁丑女与卿,故当有意,宜察之...
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,初竖执之,不可入,横执之,亦不可入,计无所出。俄有老父至,曰:“吾非圣人,但见事多矣。何不以锯中截而入。”遂依而截之。 《广记》二百六十二 齐人就赵人学瑟,因之先调,胶柱而归,三年不成一曲。齐人怪之,有从赵来者,问其意,乃知向人之愚。 ...
有人指周伯仁腹曰:“此中何有?”答曰:“此中洪洞,容卿等数百人。” 《御览》三百七十一 阮光禄大儿丧,哀过,遂得失心病 《类聚》二十四 。服除后,经年病瘳。 《御览》七百四十一 谢安小儿...
齐鬲城 《广记》引作南城,《绀珠集》作历城 东有蒲台,秦始皇所顿处。时始皇在台下,萦蒲以系马,至今蒲生犹萦,俗谓之“始皇蒲” 已上亦见《广记》四百八。《绀珠集》引无末句 。始皇作石桥,欲过海观日出处,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,石去不速,神人辄鞭之,皆流血,...
神龟负八卦,出河授伏犠。 黄龙负图出河。 玄龟衔符出洛水。 鲈鱼衔箓图,出翠妫之水,并授黄帝。 黄帝斋于元扈,凤鸟降于洛上。 丹甲灵龟,衔书出洛,授苍颉。 尧与舜坐舟于河,凤皇负图...
黄帝葬桥山,山崩无尸,惟剑舄存。 《御览》六百九十七 秦穆公时,陈仓人掘地得异物;其形不类狗,亦不似羊,众莫能名 三句《御览》引有一作若羊非羊,若猪非猪 。牵以献穆公,道逢二童子。童子曰:“此名为媪 《御览》作蝹,《述...
斫木,本是雷公采药使,化为鸟。 《玉烛宝典》五,又高承《事物纪原》十引《古今异传》云啄木,本雷公采药吏,为此鸟也
司马谯王为像州人,丘渭银钏乙只并镜于面,市酒肉,夜梦道人诉谯王求钏等,检校即还。 《书钞》一百三十六 □城张闿以建武二年从野还宅,见一人卧道侧,问之,云:“足病不能复去,家在南楚,无所告诉。”闿悯之。有后车载物,弃以载之。既达家,此人了无感色,且语闿曰:“向实不病,聊相试耳...
庐山上有康王谷,巅 《事类赋注》引作北岭 有一城,号为钊城。天每欲雨,辄闻山上鼓角笳箫之声,声渐至城,而风雨晦合,村人以为常候 已上亦见《御览》十,《事类赋注》三,并无声渐二句 。传云:此周康王之城,康王爱奇好异,巡历名山,不远而至。城中每得古器大鼎...
荀氏灵鬼志 明帝初,有谣曰:“高山崩,石自破。”高山,峻也;硕,峻弟也。后诸公诛峻,硕犹据石头,溃散而逃,追斩之。 《世说 · 方正篇》注引《灵鬼志》谣征 明帝末,有谣歌:“侧侧力,放马出山侧;大马死,...
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,忽闻人语云:“老臣冒死自陈。”乃见屋梁上有一翁,长八九寸,拄杖偻步,笃老之极;缘柱而下,放杖稽首,默而不言;因仰首视殿屋,俯指帝脚,忽然不见。东方朔曰:“其名‘藻居’,兼水木之精,春巢幽林,冬潜深河。今造宫室,斩伐其居,故来诉于帝。曰仰视宫殿,殿名未央,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;俯指陛下脚者,足也,...
楚文王好田,天下快狗名鹰毕聚焉。有人献一鹰,曰:“非王鹰之俦。”俄而云际有一物凝翔,飘飖鲜白,而不辨其形。鹰于是竦翮而升,矗若飞电。须臾,羽堕如雪,血洒如雨;良久,有一大鸟堕地而死。度其两翅,广数十里,喙边有黄,众莫能知。有博物君子曰:“此大鹏雏也,始飞焉,故为鹰所制。”乃厚赏献者。 《初学记》三十 ...
会稽吴详者,少为县吏,夜行至溪,见一女子,遂捉之宿;仍依寝,自明旦去。女赠详以紫手巾,详答以白手巾。 《书钞》一百三十六。案:《御览》七百十六引作《志怪》,其文较略 将军王果,昔为益州太守,路经三峡,船中望见江岸石壁千丈,有物悬之在半崖,似棺椁,令人缘崖,就视,乃一棺也。发...
刘之遴神录 由拳县,秦时长水县也。始皇时,县有童谣曰:“城门当有血,城陷没为湖。”有妪 《寰宇记》引作老母,下同 闻之忧惧,每旦往窥城门;门侍 《寰宇》引作门传兵 欲缚之,妪言其故。妪去后,门侍杀犬,以血涂门。妪又往...
吴当阳 《广记》引作富阳 县董昭之,尝乘船过钱塘江,中央,见有一蚁,著一短芦走;一头回复向一头,甚遑遽;昭之曰:“此畏死也。” 已上五句《初学记》引作著一短芦遑遽垂死 因以绳系芦, 《广记》引有此句 ,欲取著船头。...
庙方四丈,不作墉壁;道广五尺 《初学记》引作四尺 ,夹树兰香。斋者煮以沐浴,然后亲祭,所谓“浴兰汤”。 《类聚》三十八。《初学记》十三 海中有金台,出水百丈;结构巧丽,穷尽神工,横光岩渚,竦曜星汉 二句见《类聚》六十二...
谢氏鬼神列传 下邳陈超为鬼君弼所逐,改名何规,从余杭步道还,求福,绝不敢出入。五年后,意渐替解,与亲旧临水戏,酒酣,共说往事,超云:“不复畏此鬼也。”小俯首,乃见鬼影在水中,超惊怖,时亦有乘马者,超借马骑之,下鞭奔驱,此鬼与超远近常如初,微闻鬼云:“汝何规耶?急急就死!” ...
殖氏志怪记 宗正卿会稽谢谟夜独坐,碗饮室中,忽见人椎发袒臂来饮,倾瓮不去,谟以为盗,援剑逐之。 《书钞》一百四十四 客星通坐。 《书钞》二十
王諿,琅邪人也,仕梁为南康王记室。亡后数年,妻子困于衣食,岁暮,諿见形谓妇曰:“卿困乏衣食?”妻因与之酒,别而去。諿曰:“我若得财物,当以相寄。”后月小女探得金指环一双。 《御览》七百十八
汉景皇帝王皇后内太子宫,得幸 六字依《初学记》九引补 有娠 《御览》八十八引作妊身 ,梦日入其怀。帝又梦高祖谓己 二字《御览》八十八引有 曰:“王夫 《御览》八十八引作美 人生子...
桓大司马平蜀,以李势女为妾。桓妻南郡主凶妒,不即知之;后知,乃拔刀率数十婢往李所,因欲斫之。见李在窗前梳头,发垂委地,姿貌绝丽;乃徐下地结发,敛手向主曰:“国破家亡,无心以至今日;若能见杀,实犹生之年。”神色闲正,辞气凄惋。主乃掷刀,前抱之曰:“阿姊见汝,不能不怜 《世说》注引作阿子我见汝亦怜。《六帖》引...
郡人张广定者 《意林》引作周郡人张广 ,遭乱避地。有女年四岁,不能步涉,又不可担负。计弃之固当饿死,不欲令其骸骨之露;村口有古大冢,上颠先有穿穴,乃以器盛缒之,下此女于冢中,以数月许干饭及水浆与之,而舍去。候世平定,其间三年,广定得还乡里,欲收冢中所弃女骨,更殡埋之。广定往视,女故坐冢中...
伏犠龙身,女蜗蛇躯。 《文选 · 鲁灵光殿赋》注。《路史后纪》二注。《路史后纪》一又引首句 颛顼氏三子俱亡,处人宫室,善惊小儿。汉世以五营千骑,自端门传炬送疫,弃洛水中。 《荆楚岁时记》注。《玉烛宝典》十二引作自端门送...
陆氏异林 钟繇尝数月不朝会,意性异常。或问其故,云:“常有好妇来,美丽非凡。”问者曰:“必是鬼物,可杀之。”妇人后往,不即前,止户外。繇问何以。曰:“公有相杀意。”繇曰:“无此。”乃勤勤呼之;乃入。繇意恨恨,有不忍之心,然犹斫之伤髀 《御览》一引作脚 ...
汉武凿昆明池,极深,悉是 二引《诗笺》一作见 灰墨,无复土。举朝不解。以问东方朔。朔曰:“臣愚不足以知之,可试问西域胡人。”帝以朔不知,难以移问。至后汉明帝时,外国道 《诗笺》一作胡 人入来洛阳,时有忆方朔言者,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。胡人云:“天地大...
郭季产集异记 衮州人船行,忽见水上有浮锁,牵取得数许丈,乃得一白牛。与常牛无异,而形甚光鲜可爱。知是神物,乃放之。牛于是入水,锁亦随去。 《御览》九百 吴郡 二字《类聚》引有 吴泰能筮。会稽卢氏 ...
王浮神异记 晋冶氏女徒病,弃之。舞嚣之马僮,饮马而见之。病徒曰:“吾良梦马僮曰:“汝溪梦乎?”曰:“吾梦乘水如河汾三。”马当以告舞僮,舞嚣自往视之,曰:“尚可活。吾买汝。”答曰:“弃之矣。犹未死乎?”舞嚣曰:“未死。”遂买之。至舞嚣氏而疾有间,而生荀林父。 《御览》六百...
后汉黄门郎萧士义,和帝永元二年被戮。数日前,家中常所养狗,来向其妇前而语曰:“汝极无相禄;汝家寻当破败,当奈何!”其妇默然,亦不骇。狗少时自去。及士义还内,妇仍学说狗语,未毕,收捕便至。 《广记》一百四十一 徐邈,晋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,在省直,左右人恒觉邈独在帐内,以与人共...
周时尹氏,贵盛,五世不别,会食数千人。遭饥荒,罗鼎作糜 已上亦见《书钞》一百四十四、《初学记》二十六、《困学纪闻》二十 ,啜之,声闻数十里 《御览》八百五十九 。三人入镬取焦糜深,故不见也。 《书钞》一百四十四
昔周时尹氏,贵盛,数代不绝,食口数千。常遭饥荒,罗鼎镬作糜;啜糜之声,闻数十里中。临食失三十人:入镬中垦取镬底糜,镬深大,故人不见也。 《御览》四百七十 齐人田乃已酿千日酒,过饮一斗,醉卧千日,乃醒也。 《书钞》一百四十八 ...
宋元稚宗者,河东人也。元嘉十六年,随钟离太守阮愔在郡。愔使稚宗行至远村,郡吏葢苟边定随焉。行至民家,恍忽如眠,便不复寤。民以为死,舁出门外。方营殡具,经夕能言。说初有一百许人,缚稚宗去,数十里,至一佛图,僧众供养,不异于世。有一僧曰:“汝好猎,今应受报。”便取稚宗,皮剥脔截,具如治诸牲兽之法。复纳于澡水,钓口出之,剖破解切...
渤海张融,字眉嵎。晋咸宁中,子妇产男,初不觉有异。至七岁,聪慧过人。融曾将看射,令人拾箭还,恒苦迟。融孙云:“自为公取也。”后射才发,便赴,遂与箭俱至棚;倏已捉矢而归。举坐怪愕。还经再宿,孙忽暴病而卒。呼诸沙门烧香。有一胡道人谓云:“君速敛此孙;是罗刹鬼也,当啖害人家。”既见取箭之事,即狼狈阖棺。须臾,闻棺中有扑摆声;咸辍...
《冥祥记》自序 琰稚年在交阯。彼土有贤法师者,道德僧也。见授五戒,以观世音金像一躯,见与供养:形制异今,又非甚古,类元嘉中作。熔镌殊工,似有真好。琰奉以还都。时年在龆齓,与二弟常尽勤至,专精不倦。后治改弊庐,无屋安设,寄京师南涧寺中。于时百姓竞铸钱,亦有盗毁金像以充铸者。时像在寺,已经数...
吴时,于建业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,讨其本缘,即是周初育王所造,镇于江府也。何以知然?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,何得有像埋瘗于地?孙皓得之,素未有信,不甚尊重,置于厕处,令执屏筹。至四月八日,皓如厕,戏曰:“今是八日浴佛时!”遂尿头上。寻即通肿,阴处尤剧,痛楚号叫,忍不可禁。太史占曰:“犯大神圣所致。”便遍祀神祇,并无效应。宫内伎...